本田多年來都是使用V型引擎,YAMAHA則是使用直列引擎。今年賽例限制Motogp戰(zhàn)車只可使用5臺引擎,CRT戰(zhàn)車則是12臺。
其實早在2007年,大會已在賽例上加入了Engine Durability(引擎耐用性)細則,改為每季每位車手只可使用9臺引擎,2010年縮減至6臺,今年進一步縮減至5臺。聽到這里,部份讀者可能對相關條例聞所未聞,甚至認為車隊可在每場比賽或練習后隨便復修引擎,例如更換凸輪軸、連桿、汽門及汽缸等高損耗性部件;但事實并非如此,因為賽例規(guī)定每臺引擎在沒有大會技術(shù)總監(jiān)監(jiān)察下或沒有合理解釋,是不能打開汽缸頂(盤頂)及曲軸箱,這意味著不能以新?lián)Q舊,藉此提升引擎耐用性,但離合器片等則可以更換。
那么在不同賽道需要不同波箱比怎辦呢?在大會技術(shù)總監(jiān)監(jiān)察下是可以更換變速齒輪比的。至于大會如何確保引擎沒有給車隊「動手腳」,方法之一是在關節(jié)、螺絲位置及排氣管道貼上封條或蓋上膠蓋,讀者可細看本志上載的照片。萬一封條給撕走或損毀有什么后果?辦法非常簡單,大會視之為新引擎計算,換言之車手少了一臺引擎使用量。
如果引擎在賽事中因各種原因損毀怎樣計算呢?最佳例子是去年何蘭站起步后,八弟自抄后戰(zhàn)車把羅倫索一并掃跌,而羅倫索的M1即時冒出大量白煙,引擎最后還需要報銷。YAMAHA當時以別人個失為由,希望大會特赦,不把該損毀引擎計算在內(nèi)(去年限制6臺引擎),只可惜事與愿違。雖然如此,羅倫索仍奪得去年總冠軍。
其實限制引擎數(shù)量對車隊有什么影響?先不說各車隊的引擎技術(shù)或是否越大馬力越好的問題,片面來說越高轉(zhuǎn)數(shù)可榨取更多馬力,對超車或尾段有一定幫助,可是把引擎調(diào)校至極端性能后,缺點是引擎耐用性及穩(wěn)定性可能下降。引擎沒有限制的話這當然不會構(gòu)成問題,否則車隊必須精明計算,在耐用性及馬力之間作出更大平衡,更講求運用策略,隨時連起頭或燒胎等的動作可免則免,避免損耗引擎。事實上,所謂耐用性包含行車里數(shù)的意思。
至于限制引擎使用數(shù)量是否可降低參賽成本?編者在采訪澳門格電時曾跟協(xié)助Motogp及WSBK車隊的維修技師討論,其中說法是為了提升耐用性,車隊必須使用更昂貴的耐磨物料,其次是引擎以外的部件需要進行更頻密更換,涉及更繁復工序,因此成本可能相差不遠。編者認為,盡管不斷推出新例,對兩支不惜功本的HONDA及YAMAHA來說,加上旗下車手的實力及戰(zhàn)車科技,短時間內(nèi)仍會主宰Motogp,但Motogp主席曾承諾2015年將會作出大改革,拭目以待。
但萬一車隊使用超額引擎怎辦呢?判罰是在比賽綠燈亮起后10秒,該車手才可在維修站起步,可是10秒后各車手已通過多個彎道了,追無可追。如果在賽事中途更換超額引擎呢?下一圈必須折返維修區(qū),然后返回賽道,即ride through的意思。事實上,Motogp主辦單位DORNA每年均會公布「Motogp引擎損耗」資料,只是大家忽略而已。
圖為HONDA車手-柏度莎,看清楚看到HONDA戰(zhàn)車的耐用性。如何解讀「Motogp引擎損耗表」?
以柏度莎的HONDA RC213V為例,第一站卡塔爾的兩臺戰(zhàn)車分別使用1及2編號的引擎,在FP2更輪流測試兩臺戰(zhàn)車,在Q2后決定使用引擎編號2的戰(zhàn)車,很大原因是車輛有更得心應手反應及找對SETTING,而紅格代表正賽使用的戰(zhàn)車。
再仔細分析兩位HONDA車手的引擎使用量(柏度莎及馬坤斯),然后跟YAMAHA及DUCATI相比,很容易發(fā)現(xiàn)HONDA使用有序,甚至跑至第8站德國SACHSENRING才開始使用第3臺引擎,但YAMAHA兩位車手已在第4站利曼開始使用第3臺引擎。另一問題是羅倫索編號1的引擎自第6站報銷,隊友羅絲遇上相同問題,編號2引擎同樣自第6站報銷,原因成謎。
DUCATI跟YAMAHA同一命運,兩位車手的引擎也在第8站后報銷,車廠當然不會公布原因。好,廢話少說,大家用少少時間參閱圖表內(nèi)的數(shù)據(jù),絕對有助擴闊看賽車的視野。
圖為YAMAHA車手-羅倫索,其中一臺引擎已報銷(WFA),而第7及第8站使用量較少,原因是跌斷鎖骨。從圖表來看,外間已開始質(zhì)疑YAMAHA有足夠引擎使用嗎?但領隊卻充滿信心可維持至季尾。
圖為YAMAHA衛(wèi)星車手-卡滋奴,雖然沒有發(fā)生報銷情況,但耐用性依然不及HONDA。
圖為DUCATI車手-杜域斯柯索,同樣發(fā)生引擎報銷情況。
圖為HONDA車手-馬坤斯。
圖為YAMAHA車手-羅西。
圖為DUCATI車手-希頓。